并不是所有的长痘都是内分泌失调
发布时间:2020-07-21 09:32 来源: 广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点击: 813
淋巴结分布于全身,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,根据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淋巴结。大多数正常淋巴结均为0.2≤0.5,多为群发分布。然而,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有颈部,耳部淋巴结突然肿大,但被视为痤疮内分泌紊乱,延迟治疗。因此,识别和鉴别淋巴结肿大非常重要!
一般来说,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根据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位置、大小、结构、活动和压痛来区分。应特别注意转移性恶性肿瘤。常见原因如下:
炎症
口腔溃疡、冠周炎、牙周炎、扁桃体炎等可引起淋巴结肿大,急性期一般具有红、肿、热、痛、起病快、局部压痛等特点,抗炎后肿块可消退。
结核病
病程长,淋巴结肿大呈弦状,中等质地,可移动,无压痛,可相互粘连,如坏死破裂,形成瘘管,多伴有发热、夜间出汗肺结核中毒症状,抗结核治疗可缩小消失。
转移性恶性肿瘤
大部分原发灶位于头颈部,也可来自食道、胃肠道、肺等恶性肿瘤。质地坚硬,活动能力差,无压痛。可附着于皮肤及其他组织,固定,可相互融合,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增多。
恶性淋巴瘤
它是一种发生在淋巴网状组织中的恶性肿瘤,常伴有多个淋巴结肿大、肿块无痛、进行性增大、质地坚硬,但与转移性恶性肿瘤相比,其活动程度较差,可伴有发热、盗汗、消瘦、疲劳等症状,对放化疗敏感,可表现为:
淋巴结肿大
淋巴结肿大是本病常见的表现,60%≤70%的患者因淋巴结肿大常表现为无痛、进行性肿大和橡胶状淋巴结肿大,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、腹股沟、腹、纵隔淋巴结肿大,扩大淋巴结可压迫邻近淋巴管、血管、气管等,导致肢体水肿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。
淋巴结外病变的表现
约1/3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外脏器淋巴组织,结外淋巴瘤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常见,约占结外淋巴瘤的1/3,常有腹痛,呕吐,腹泻,消化道出血,梗阻,穿孔。原发性呼吸道淋巴瘤可表现为胸痛,咳嗽,咯血,呼吸困难。 原发性咽淋巴环淋巴瘤可出现鼻塞,流血鼻涕,耳鸣,听力下降,咽部不适,溃疡,扁桃体肿大等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,呕吐,麻痹和意识障碍。累及骨骼时,累及骨痛,活动受限或病理性骨折。 淋巴瘤累及骨髓可有贫血,出血。 皮损可表现为皮肤丘疹,肿块,溃疡等。 总之,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原发或转移至全身任何脏器,导致相应的脏器受累症状和体征,使临床表现多样多样。
全身症状
大约10%的新诊断病人有全身症状,如发烧、盗汗、消瘦和瘙痒。
来院线路
地址: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